粽子是一种常见的端午节食品,很多人知道在制作粽子的时候,要放一点点碱,这是什么原因呢?包粽子为什么要放碱?包粽子放碱有害吗?包粽子放碱有什么危害?
包粽子时加入一点碱粉的原因:
1、提升口感:放碱粉之后的米更容易煮熟、煮烂。
2、色泽好看:放碱粉之后的米微微发黄,比较有色泽。
3、便于保存:放碱粉之后的米更利于保存,不放的话粽子容易坏掉。
碱水粽的做法
1.十斤圆糯米。洗净沥掉水份。
2.10斤糯米加30克食用碱
3.粽叶要一张一张的两面洗净
4.洗净的粽叶飞水后叶子更软一点,这样方便操作
5.合好的糯米显黄色。这时最好尝一下有苦味就是碱放过量。就把米冲一下水
6.剪去叶子的把把
7.把叶子卷成一个漏斗形
8.装米
9.用筷子插下让米粒更紧
10.在包的过程中手不能放松
11.卷紧
12.成型
13.绳子从边上两角处绕过系好就OK
14.全部包好,有漏斗形,四角形,还有枕头形
15.大锅装满水淹过粽子。水开调小火煮熟。我不想翻锅就一直保持水浸入粽子(中途加开水)
16.出锅
17.成品来了
18.是不是很有食欲
粽子又称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,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,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。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,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。粽子有碱水粽子、赤豆粽、红枣粽等品种。其中碱水粽子,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,用老黄箬叶裹扎。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,可蘸白糖吃,清香可口。
碱水粽是粽子的一种。小苏打即“碱”。因食材中有碱水而得名。碱水粽子色泽橙黄,晶莹透亮,入口软糯,味甜而具有箬叶的清香。此粽除拌糖吃外,还可用莲子、火腿、香肠、枣泥等精细原料做馅,制成各种风味的品种。